【灵璧脱贫好故事】杨峰:一间小超市 打开致富路
来源:新华丝路安徽频道 2019-08-21 15:24:26
【人物事迹简述】即使没有一技之长,但只要勤劳肯干,脱贫路上也依然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冯庙镇高宅村的杨峰,自幼患有小儿麻痹症,由于家中贫困,早早的就到南方闯荡,在广东做起了摩的拉客的生意。生意不景气后,杨峰带着在外收养的女儿回到家乡,2014年,依靠扶贫政策的支持,开起了小超市,并且根据村民的需求不断扩大经营范围,2018年,杨峰实现了脱贫摘帽。
【解说词及字幕】
清晨5点,38岁的缘缘超市老板杨峰,开着自己的电动三轮车准时出门,他要赶到冯庙镇的农贸市场,采购当天超市售卖的货物。
挑选好货品,摊主的老板都会帮着把东西装上车,因为大家都知道,杨峰自幼患有小儿麻痹症,双臂不能提重物。
没有臂力,就是这个两臂没有力,这样就是最高程度,抬不起来。
我这个背没有拉力,就这一块,没有拉力,往下就有,你看我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就有肌肉,这里还有后背那一块都没有肌肉,拉力不能往上拉,只能往下。
一切安排妥当,超市正式开始一天的营业。望着路上来往的车辆,杨峰时常会回想起自己坎坷起伏的过往。
1999年,家里的几个哥哥先后成家,作为家中最小的儿子,杨峰也在寻找着自己的出路,看到村里有亲戚到南方找机会,杨峰也想出去试一试。
到广东,广东省汕头市,就在那闯荡
大都市的平凡角落,也充满着蛮荒与无奈,杨峰受到过歧视,也经历过飞车抢包,甚至遭遇了与死神擦肩的车祸,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杨峰都过着动荡不安的日子。
以前那过的那日子真是不堪回首
反正什么都干过,怎么说呢,就是为了生活
广东当地有很多拉客的摩的,生意不错,拉车的也大多是残疾人,杨峰觉得,这是个门路。
村支书 他就是跟家里说,叫他弟兄三个,给他凑点钱,买一辆残疾人可以用的电动车,在徐州那边买的电动车,到那边做这个
每天开着车就在那个人流多的地方,固定地点,一天随便就能挣到自己的生活费
有了稳定的营生,杨峰在广东安顿了下来,他也把母亲接到了身边,互相有个照应,而就在这段时间,杨峰和自己的女儿,结下了缘分。
村支书 一个弃婴,他母亲说就给她收养了吧,毕竟像他那样想成家也困难,跟他说就收养一个弃婴,以后能照顾他。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广东地区开始全面禁摩,杨峰的生意渐渐做不下去了,他开了七天七夜的车,回到了高宅村,结束了南下的生涯。
回来也跑了一段摩的,在老家,还是不行,交通太发达了,跑摩的基本上没有什么生意
村里根据杨峰的情况,主动帮他申请了低保,2014年,经村民评议,杨峰家被确立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就在此时,杨峰的亲戚打算在高宅村开一间小超市,几番寻找,看中了杨峰家的房子。
村支书
就租了杨峰的地方
觉得杨峰残疾人,平时又给他帮忙,有时没有人也帮他看一下,意思就把这个店交给杨峰看管
杨峰精心地运营着超市,又根据村民的需求,逐渐增加了蔬果、卤菜等产品,小店也越做越红火。
我这样的身体
多就做一点少就少做一点
反正够我跟我那小孩开支
绰绰有余
村支书 他是2018年脱贫的,本身他有靠自己经营这一块嘛,这一块的收入也是非常可观的。
脱贫不脱政策,他该享受的政策我们还得要继续在帮扶这一块,针对他这户特殊情况,我们还要进行加大帮扶力度。
说白了,真正脱贫还得要靠自己去奋斗、自己去干
杨峰觉得,自己现在算是过上了好日子,他把对未来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女儿的身上。
希望小孩能过得好一点
最好是能上学方面能好一点
我估计我这样的身体
估计小孩以后我也不会
估计是不会拖累她
在家千般好,出门万事难,杨峰经历过人生的跌宕起伏,也感恩着现在的好日子,在扶贫的道路上,我们见过怨天尤人,更尊敬自力更生,杨峰正用自己摇摇晃晃的步伐,坚定地走向美好的未来……
阅读:47
责任编辑:马祥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