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电建二公司打造国之重器:逐梦十年 “核”心弥坚

来源:新华丝路安徽频道 2019-12-20 17:26:16

12月16日,由中国能建安徽电建二公司承建的广西防城港核电站二期工程3号机组高压加热器圆满完成吊装施工,目前工程进展顺利。这对于不久前荣获“中央企业先进集体”称号的中国能建安徽电建二公司防城港项目部来说,这里承载着他们“核电强企”的梦想。

防城港核电站是我国西部地区首个核电项目,规划建设六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一期工程1、2号机组是CPR1000二代改进型压水堆机组,已于2016年10月实现“双投”。二期工程3、4号机组均采用中国自主研发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 HPR1000机组。

2009年11月,安徽电建二公司防城港项目部首批进点人员走进满目荒芜的项目工地,历经十年的不懈拼搏,他们坚守防城港,承担一、二期工程四台机组常规岛及部分BOP建筑安装工程的建设,参与了“华龙一号”核电技术的落地,见证着中国核电事业的不断发展。

责任如山  “数字化”护航绿色安全

核电发展,安全为基。“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具有极高的安全性,从核电站设计、建造到运营管理,每个环节在安全保障方面都达到了新高度。安徽电建二公司深入持续开展核安全文化教育,使核安全文化理念入脑、入心、入行。项目建设中,公司推行“互联网+”安全管理新模式,建立二维码信息管理库,促进人员、材料、机械的精细化、科学化、绿色化管理,充分运用智能化、信息化技术,为核电安全保驾护航。

木工班组的精密裁板锯,是大伙儿眼中的“宝贝疙瘩”,防城港项目部安排技术精湛的刘师傅专门“照顾”它,每天定时检查、做记录,什么时候该保养、什么时候该更换配件都一一记录成册。

自从有了二维码,刘师傅再也不用手写记录表了,他高兴地举起手机边扫码边说:“我现在也跟上新时代了”。防城港项目部为每个设备制作了二维码,做到“一物一码”,图文并茂。二维码平台建立后,班组成员随时随地可参与设备巡查,谁的设备没定期检查维护,大家一扫便知,提高了责任意识,有效防范了安全隐患。

“这个异形件的吊装,起重机设置在这里很合理。”“不,设置在这里更利于安装。”两名班组人员为起重机械的停放位置发生了争执。班长说咱们不争执,让技术员来“沙盘推演”。只见技术人员利用班组小教室的计算机软件进行了模拟吊装,班组员工通过最直观的形式体会到了不同方案中的难点,提前了解到吊装过程中潜在的隐患,提高了决策效率,保障了施工安全。

立足高端  打开施工新思路

安徽电建二公司把核电作为企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板块,把防城港项目作为展示企业形象的大舞台。针对“华龙一号”核电理念和技术上的先进性,公司在核电施工逻辑、施工技艺等方面推陈出新,优化方案,创新管理,不断锤炼核电建设能力。

BGZ综合管廊位于3、4号常规岛周围,廊道钢制大管等,运输难度巨大,初期安装效率低且人力成本高。面对困难,防城港项目部集思广益,安装施工经理刘念一提议制作滚轴,把滚轴固定在已焊接的支架上,将管道倒运至指定位置。经过这一改进,效率提高了一倍多,人力成本也减少近半。

BOP技术负责人邢孔烜在现场巡视过程中发现,经过多次安装及拆除的脚手架木质踢脚板,模板经常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损坏,长期算下来是一笔不小的成本。他立即组织防城港项目部技术人员,从设计、生产、使用三个环节入手,展开了讨论与研究,最终找到了让模板可多次重复利用的好方法。邢孔烜与技术团队共同开发了《一种踢脚板固定装置》,还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标杆引领  锻造“国之重器”

防城港核电二期工程是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示范项目,也是英国布拉德韦尔B项目的参考电站,被誉为“走出去”的国家名片。安徽电建二公司勇担央企责任,对标国际创一流,打造国之重器,塑造核电品牌。

核电行业安质环管理水平有着国际统一的衡量标准,即“国际标杆”。安徽电建二公司防城港项目部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连续八年获得“防城港核电工程安全管理一等奖”;2017年在国际标杆评审中实现安全质量管理“双八级”,达到行业最高水平。

“安全零缺陷、质量零事故、人员零违规。国际标杆建设从打造标杆班组做起……”该项目负责人杜军介绍说。每月开展员工培训不少于3次,以图文和视频形式,讲解施工流程、标准、工艺和要求,在学习中找不足、练本领。

岁月流转,匆匆十年,奋斗追梦,蓄势前行。安徽电建二公司在防城港核电站坚守初心使命,展示精湛技能,建设标杆工程,以品牌开拓市场,把创新融入血脉,开创了国内核电常规岛建筑、安装、调试一体化的先河,实现了打造“国之重器”的品牌跨越,沉淀了业内领先的品牌价值。安徽电建二公司人将继续深耕核电,赋能未来,致力打造“华龙一号”核电技术的中国名片。  (陈璇 申建生 汪义亚)

阅读:241

责任编辑:李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