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以长三角一体化统筹推进全省区域、城乡融通联动发展

来源:中安在线 2019-12-20 11:12:05

深入推动国家规划纲要和安徽行动计划全面实施、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方面、高质量推进“一圈五区”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资源型地区和老工业地区转型发展……12月19日,记者从全省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获悉,2020年,我省将锁定五大重点任务,坚持以长三角一体化统筹推进全省区域、城乡融通联动发展,推进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已经开启了崭新篇章。明年,为推深做实一体化重点任务和重大工程,我省将坚持建机制、抓落实、重实效,深入推动国家规划纲要和安徽行动计划全面实施。”据省发改委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处处长钟岚介绍,明年我省重点以项目化带动一体化,深入落实国家近期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点工作、重点事项、重点项目清单,共同推进216项重点任务和30个重大工程,持续做好省党政代表团赴沪苏浙考察对接签约事项落实。建立长三角一体化重点工作调度系统,开发建设一体化综合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定期调度、跟踪问效,尽快形成一批可考核、可量化、可感知的标志性成果。密切跟踪国家及沪苏浙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的动态,加强规划、政策协同,构建多主体多领域多层次的合作机制。

在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方面,安徽将健全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统筹推进中原经济区、淮河生态经济带、淮海经济区、大别山革命老区等建设,谋划实施一批重点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合作项目,放大“左右逢源”双优势。

省发改委地区处处长徐和生告诉记者,今年,我省“一圈五区”呈现竞相发展态势,明年将高质量推进“一圈五区”建设,科学合理确定不同区域的发展重点。“发挥合肥都市圈引领作用,实施合肥都市圈一体化发展行动计划,加快合淮产业走廊、合六经济走廊建设,打造合肥空港经济示范区。”徐和生表示,还将支持合芜蚌参与G60科创走廊建设,加强与上海科创中心、苏南示范区协同共建,联手打造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提升发展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出台提升发展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意见,以承接新兴产业布局和转移为重点,进一步加强与沿海发达地区和国际相关地区对接;扎实推进江北、江南产业集中区改革创新和高质量发展,推动与江苏等东部省市建立承接产业转移结对合作机制;高水平建设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加快“6+2+N”产业承接平台建设,促进南北园区合作共建,打造区域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推进阜阳区域重点城市建设,加快建设国家综合物流枢纽载体城市;大力振兴皖西大别山革命老区,加快促进大别山等革命老区发展条例立法工作;积极开发生态、文化、红色资源,推进全国重要的特色优质农产品基地、旅游康养基地建设,加快实施大别山革命老区对外联通通道建设工程;高标准建设皖南国家文化旅游示范区,推进黄山、池州、宣城市及相关县(市、区)开展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支持黄山市融入杭州都市圈,加快“皖浙一号风景道”等精品旅游线路规划建设。

我省还将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100万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通过调整完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办法,评选一批高质量发展先进县,推进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建设。优化特色小镇遴选工作机制,培育一批精品;落实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各项任务,组织创建第三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推动资源型地区和老工业地区转型发展也是统筹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任务。我省将配合国家开展“十四五”资源型地区、老工业地区等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规划研究工作,制定支持铜陵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的政策措施,推动淮南、淮北、铜陵、马鞍山等资源型城市培育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型煤化工、陶铝新材料、铜基新材料等接续替代产业,加快合肥瑶海、芜湖镜湖等老工业区搬迁改造,推进经济转型、民生改善和生态保护。(史睿雯)

阅读:62

责任编辑:李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