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共享 互联互通”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文化密码”

来源:安徽日报 2019-11-12 09:53:59

11月5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在上海国际会展中心开幕,世界再次注目中国。

江海之汇,国之重托。奔涌澎湃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浪潮,既是江南文脉同根同源的内在要求,也是新时代开放合作、开放创新、开放共享的大势所趋。 10月中旬,记者参加江苏省委宣传部组织的“家在江南”主题采访活动,走进长三角三省一市的6个城市,探访江南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当代创新,探寻文化视角下的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江南文化”古韵长

——江南文化的底色是开放包容,通江达海的水乡环境涵养了刚柔相济、兼容并蓄的江南性格

古运河穿城而过,造就了无锡独特的“水弄堂”景观。泛舟河中,两岸粉墙黛瓦鳞次栉比,码头石埠错落有致,构画出江南“人家尽枕河”的水乡风貌。

“夜半江声听不住,南船才过北船来。 ”溯长江,环太湖,沿运河,济大海,水乡是江南的代名词。四通八达的江南水系,意味着良好的农业生产灌溉条件,滋润了“苏湖熟,天下足”,也意味着古代社会最好的“高速公路”,许多地方依水成街、由街成市、因市而兴,形成了人口稠密、商店林立、经济繁华的中心地。这些星罗棋布的市镇经济形态,可以说是江南外向型经济的雏形,也孕育了后来的江南城市群。“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对江南经济文化繁荣有着独特的影响。 ”江南大学教授庄若江说,大运河贯通了江南的江河湖海,加强了南北沟通往来,使江南成为货物流通的中心,也增强了江南地区接受北方先进文化辐射的力度。

庄若江说,江南多水,水的特性早已融入江南人的血脉,化作群体性的个性与禀赋。她认为,江南文化其实就是水文化,具有包容性强、善于进退、寻求探索、生生不息等鲜明的“智者文化”特点。

开放的地理环境,塑造了江南的开放性格,使得江南善于吸收和融汇异质文化元素,能够包容一切富于生机的文化因子,并不断更新和自我扬弃。从泰伯奔吴到永嘉南渡,从运河漕运到赵宋南迁,南北文明的多次深度融合,孕育了江南人包容吸纳、敢于开拓的精神特质。于是,从徽商的“无徽不成镇”到青浦的“衣被天下”,从鉴真六次东渡到郑和七下西洋,江南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和对外经贸文化交流。

“从秦汉时期的会稽郡到唐代的浙江西道,从明朝的南直隶到清朝的江南省,当今的长三角地区历经多次区划变更调整,但一直有着割不断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关联。 ”安徽省徽学研究会会长王世华教授说,历史文献中,多有“吴越为邻,同俗并土”“吴越二邦,同气共俗”“夫吴之与越也,接土邻境,壤交通属,习俗同,言语通”等记载。吴越文化、徽州文化、长江文化、海派文化等地域文化的融合共生,厚植了江南文明进程的历史基础和文脉根基,为江南地区形塑了人文地理意义上的整体形象。

“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王世华认为,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国家战略的落地,不仅要推动江南文化在新时代的庚续性延伸、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增强文化磁场凝神聚力的功效,还要把新时代的江南文化编织为文化认同与融合发展的“同心圆”,通过外化于行,为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注入融合创新的新动能。

“江南奇迹”今胜昔

——江南文化的核心是经世致用,耕读传家的文化基因厚植了崇文重商、兴利济民的江南文明

在无锡的惠山古镇,分布着涉及77个姓氏、由118处古建筑组成的祠堂群。多年从事祠堂文化研究的专家徐元生介绍,这里的每一个姓氏、每一个祠堂,都有各自的家规家训,总体可概括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8个字。这是江南传承下来的一种家族文化,也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 ”从宋代开始,程朱理学高擎伦理纲常大旗,倡导崇文重教,渐成中国影响最大的新儒家流派,其创始人程颢、程颐及集大成者朱熹的祖籍地均为江南的徽州。“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这副悬挂在徽州古村落西递“履福堂”的楹联,形象地道出了程朱理学的真谛,也与惠山古祠堂群传承下来的家风家训一脉相承。

安徽师范大学教授王习胜认为,程朱理学在江南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最大的贡献就是将儒家学说进行系统化和真理化,将家国情怀植入一整套道德规范,融入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广泛适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泰州中学校园内,绿树掩映的安定书院依然书香弥漫。这里是北宋教育家胡瑗的讲学旧址,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在明嘉靖年间也曾主讲于此。当地讲解员介绍,胡瑗首创培养经世人才的“分斋教学”制度,后传入苏州、湖州等地府学。王艮更是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倡导“百姓日用即道”。

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然而,在特殊的地理环境、灵活开放的性格、务实进取的价值取向及尚德传统理念的共同作用下,江南文化逐渐形成了“经世致用”的价值特色。其重视民生日用、重视实用实效的文化特征,滋养了江南文化中“崇文重商”的现代性,促成了知识资源和经济资源的融通,促进了江南经济社会的繁荣兴盛。一个明显的例子便是务实的徽州人“寄命于商”,创造了“无徽不成镇”的辉煌,在江南乃至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正是这种崇文重教的社会氛围、经世致用的文化特色、自由经济的良好基础,塑造了“东南财赋地,江左文人薮”的江南气象。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李伯重教授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历史上曾有过一个“江南奇迹”。 1820年之前,江南的GDP高于西欧的英、法、德,创造了至今不被人广泛得知的世界经济奇迹。

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曾经铸造古代“江南奇迹”的人文地理、社会结构及文化传统,正以其基础性、内涵式的人文化育之力,推动着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如今,长三角地区以占全国1/26的土地,产出了全国1/4的GDP,成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综合竞争力最强的区域,继续创造着“江南奇迹”。

“江南精神”创辉煌

——江南文化的精髓是创新创造,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锻造了与时俱进、勇立潮头的江南气派

第二届进博会期间,太赫兹人体安检系统、讯飞人工智能翻译设备等安徽制造再次亮相,为盛会“站岗”和提供服务。

距进博会场馆约2公里处,是上海另一处文化新地标——世界手工艺产业博览园。这是全球唯一由世界手工艺理事会授权的世界级博览园,集文化展览体系、文化交流交易体系、文化创作体系等多种业态于一体。园区负责人李峙晔介绍,江南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最为集中的区域,也是文化产业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区域。这里每年举办全国手工艺产业博览会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展、长三角工艺美术精品展等各类展会,向世界传递中国文化的自信。

创新,始终是江南文化的灵魂。从歙砚徽墨到造纸刻书,从徽剧昆曲到秦淮灯彩,从苏绣顾绣到云锦织造,从徽派建筑到江南园林,深受文化浸润的江南民间智慧和创新创造从不曾停歇过。目前,苏浙皖沪三省一市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346项,超过全国的四分之一。

延续千年的文化基因和创新精神,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当下,更源源不断转化为科技生产力。从江苏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到上海的天马望远镜、C919发动机;从浙江的类脑计算芯片、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到安徽的量子通信、同步辐射加速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一大批自主创新的“大国重器”在长三角不断诞生,彰显着闪烁科技光芒的“江南力量”。

古往今来,东南西北,不同文化在长三角地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造就了江南文化海纳百川的广阔胸怀。从近代工商文明到当代改革开放,江南一直是商品经济先驱地,也是创新创造的集聚地。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徐兴无教授说,江南有着与生俱来的开放基因和超强的兼收并蓄的能力,中国的洋务运动、中国近现代化过程、民族工商业和新学的兴起大多从长三角地区开始。改革开放后,长三角更是敢为人先,贡献了农业大包干、浦东开发开放、苏南模式、温州模式、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等“江南智慧”。

上海的“经济密度”、浙江的“数字经济”、江苏的“新产业新业态”、安徽的“智能经济”,推动着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苏浙皖沪的2018年“成绩单”显示: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1/4以上,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占全国1/3,机器人产能占1/2,信息服务业占比1/3,集成电路的产业规模达到半壁江山……

按照经济地理学的解释,一个地区的繁盛归根到底是源于自然禀赋、人口密度等物质和社会条件。但回溯历史,我们更愿意认为人是一切的根本,江南的千古繁盛,植根于它独特的人文传统。在日前举行的第二届江南文脉论坛上,长三角三省一市共同倡议推动全国文明城市(区)创建全覆盖,努力让文明成为长三角城市群的突出标识和鲜明气质。

“涛来势转雄,猎猎驾长风。 ”如今,从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到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江南人正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大胆创新,在长三角这块古老而年轻的土地上汇聚起磅礴的力量,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激发起更为澎湃的浪潮。(吴江海)

(原题)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文化密码”

阅读:25

责任编辑:李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