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管理从"管资产"到“管资本” 皖激发国有资本活力

来源:安徽日报 2019-10-09 09:44:00

(原题)安徽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激发国有资本活力—— 国资管理从“管资产”到“管资本”  

9月18日,首届“墨子量子奖”颁奖典礼在合肥举行,12位国际顶尖科学家成为2018年度和2019年度“墨子量子奖”获奖者。这个奖项是全球量子信息领域最具影响力奖项之一,由三家皖企共同出资设立。近年来,皖投(即安徽省投资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先后出资1亿元参与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的建设,投资2亿元支持国科量子网络项目建设,并组建运营了总规模100亿元的量子基金,专门用于支持量子及前沿科技领域产业发展……这不仅是省属国企以资本的力量服务科技创新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务实举措,更是我省大力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激发国有资本活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一个缩影。

市场化 基金激活国有资产“春水”

在传统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下,国有资产的收益在国企的“池塘”中越积越多,缺少流动甚至不流动,这是包括我省在内的全国多数政府投融资平台的通病。

“市场化运作的基金,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所有的投入都以退出为前提,资本收益和增值真正得以体现,并且能够有效流动,国有资本运营的效率大幅提升。 ”在皖投副总经理胡浩看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就像国民经济中“灵活的双手”,在不同行业灵活投资布局,服务政府战略和经济发展。

2014年,我省改革科技资金分配方式,由直接支持具体项目改为设立股权投资基金。皖投改变传统的投资方式,探索出一条推动国有资产资本化、资本基金化,再通过基金去投资的国有资本市场化运营的可行之路。

“公司由起初的2只基金、总规模7亿元,增长到现在67只基金、总规模超900亿元,实际到位规模267亿元,其中自主出资91亿元,撬动社会资本176亿元,形成了覆盖全省16个地市和2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的股权基金体系。”皖投旗下的省高新投公司董事长张汉东告诉记者,通过基金累计投资金额214亿元,投资项目560多个,已上市项目13个,释放出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在基石资本安徽基金管理合伙人韩再武看来:“皖投作为母基金的管理者,不干预我们子基金管理机构的日常管理和投资运作,仅保留是否符合产业政策和协议要求的一票否决权,有效保障了基金的市场化、专业化运作。 ”

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我省在全国率先成立铁路基金,有效提高重大工程的融资保障能力。“过去修铁路,都是将财政资金、融资来的资金直接投入到铁路建设中。现在除直接投项目外,铁路基金按照市场化原则参与资本运作,所获得的基金收益反过来再用于支持铁路建设和支付到期本息,让‘池塘’中的水有进有出、良性循环。 ”铁路基金总经理方荣说。

截至今年8月底,我省铁路基金总规模290亿元,累计通过市场化运作实现投资收益42亿元,完成铁路项目投资113亿元。

创新管理 构建“责权”统一监督机制

9月24日,长信科技盘中最高价8.6元,股价创近一年新高。省铁路基金联合央企、市属企业入主长信科技一年来,这家企业各项经营指标持续向好,被业界称为国资驰援民营上市公司的经典案例。有业内人士分析称,“管资本”的理念和举措是促成这次成功收购的“尚方宝剑”。

“我们不管‘资产’,而是通过聚焦公司章程、董事会,战略管好‘资本’。 ”方荣透露,省铁路发展基金与长信科技共同做好战略规划,撬动企业在车载市场和智能穿戴领域的发展,而经营权完全掌握在长信科技手里。

中安资产公司是我省首家国有控股地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两年时间内,收购不良资产包约占全省份额的20%。前不久,这家公司通过自主决策,从金融机构竞得总金额2亿元“无为电缆企业不良资产包”,有效化解了无为电线电缆行业联保互保风险,支持当地电线电缆企业健康成长。

下放经营权最大好处,就是经营机制放活、决策效率提升和内部“责权利”关系的统一。对此,中安资产公司总经理何晓恩很有心得:“国企的决策程序比结果更重要,但市场瞬息万变,速度与效率往往成为胜出的关键,要让听见炮火的人来做决策。 ”

“在面对主管部门的时候,我们总是希望他们管的少一些,给我们松松绑,最好尽快从‘管人管事管资产’向‘管资本’过渡。但企业自身如何建立有效的内部管控体系,也十分关键。 ”皖投深改办负责人说道。

据介绍,早在2015年,皖投重构集团管控模式,以管资本为主,建立定位清晰、职责明确的“总部—平台公司—专业公司”三级架构,分级分类大胆授权,累计向二级公司下放73个权力事项,充分保证各个业务单元的自主经营权;明确267个管控事项的责任主体和决策权限,每年更新,实行清单化管理。

皖投外派董监事办公室负责人说,在向所属企业授权、放权的同时,皖投创新监督机制,保障国有资本安全。构建了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闭环管理的大监督体系,实现“有效授权”与“有效监督”相统一。

整合资源 放大“管资本”成效

2014年,皖投启动从管资产到管资本的改革试点以来,资产规模由2013年底的不足400亿元,增长到2018年底的近1800亿元,营业收入、利润总额也都实现大幅增长。

融资保障能力不断提升。 2018年成功发行4亿美元境外债,最近5年以来累计新增融资600亿元,为我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产业引领功能持续增强。先后投资科大讯飞16亿元,围绕智能语音产业链上下游布局;利用黄山公司境外平台,参与投资省内第一家赴纽交所上市的华米科技和联想数据中心业务分拆项目;用基金培育支持商业卫星、高性能传感器、高性能新材料、全息成像、埃夫特机器人等一批项目。直接投入我省重大产业项目和组建产业发展基金,其规模超过120亿元。

资源整合作用显现。与国投公司、招商局集团、中国信达、中国中车等央企,复星集团、中信证券、海通证券等行业龙头,以及省内各地市开展战略合作,吸引央企资源,落地安徽项目达20多个,总投资近200亿元。

皖投的一个个项目和数字,彰显着我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成效。

“近年来基金投资对招商引资的重要性越来越大,因为有市场化的专业机构筛选把关,通过基金投资实现招商引资的项目质量也往往更高,与各地政府的产业战略更加匹配。”马鞍山市一位招商人员告诉记者。日前,基石资本管理皖投旗下子基金,通过基金投资招商,引来总投资20亿元的全亿健康项目落户马鞍山。

“在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中,皖投继续种好改革试验田,不断提升管资本的能力,推动国有资本所有权与企业经营权分离,实行国有资本市场化运作,着力规范资本运作、提高资本回报、维护资本安全,为我省国资国企改革探索路径、积累经验。 ”胡浩说。(夏海军)

阅读:2

责任编辑:李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