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兼程70年 安徽省卫生事业为群众撑起了“健康伞”

来源:中安在线 2019-09-18 10:50:17

从最初看病“老三样”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到如今的核磁共振、手术机器人等先进医疗设备;从看病找医生,到享受签约家庭医生上门服务;从看病远、看病难到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新中国成立7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不断强化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医疗服务体系,补齐医疗卫生事业短板,切实推动医疗卫生事业优先发展,提升全民卫生和健康水平,确保满足群众多样化健康需求。

天长汊北村卫生室里的家庭医生进行上门服务

探索分级诊疗,解决群众“就医难”

看病难,难的是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安徽创新实施县域医共体,通过整合资源,上联三级甲等医院、下联乡村基层医疗机构,让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大大提升。

滁州天长市汊涧镇85岁的周奶奶患有高血压等基础疾病,手术风险大。换作以前,像周奶奶这样的病人,汊涧镇中心卫生院长孙友和根本不敢接,现在有了市医院专家的指导,过去不敢接的手术,如今也能做了。“我们也有底气了,手术人次提高了,以前300人次左右,16年达到545台手术,相当于每天1.5台手术。”孙友和说。

“我在家门口的镇卫生院做的阑尾切除手术,花钱少,爸妈还能照顾到我,确实蛮好的! ”谈起近日在镇卫生院看病,天长市新街镇王店村村民虞殿昌感慨。在家庭医生方龙的帮助下,被诊断患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虞殿昌通过镇卫生院转诊绿色通道进行手术治疗,共住院5天。出院结算时,费用清单一目了然。医疗总费用1896元,起付线200元,报销比例85%,加上部分乙类药品费用,个人仅需自付503元。

据悉,目前天长“县域医共体”分级诊疗模式在所有县和农业区实现全覆盖,县乡之间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机制初见成效,去年县外住院人次同比下降4.88个百分点,新农合省外转诊减少8%,同比减少基金支出12%。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服务内容不断扩展。在县域医共体、城市医联体的支持下,越来越多的大医院专家来到基层坐诊帮扶。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挂到专家号、看到专家的门诊、拿到大医院出具的检查报告单。

为推动实现“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乡”,今年起,我省在试点建设城市医联体、县域医共体的基础上打造“升级版”,在37个县(市)打造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到2020年全省县(市)全覆盖。突出“紧密型”,即让牵头医院实现对人、财、物的统一管理,促进医疗资源共享、服务能力提升。

省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让群众在乡镇卫生院看得上县级专家,常见病、多发病和小手术能得到解决,常用药物有效供应保障,上下转诊顺畅,公共卫生服务优化,群众看病报得多、少花钱。

高值医用耗材采购联合体签订带量采购协议现场

力破“医药补医”,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8月2日,由安徽省属18家公立医疗机构组成的高值医用耗材采购联合体与15家中标企业签订了带量采购协议,其中首批的骨科植入(脊柱)类、眼科(人工晶体)类两类产品,预计每年将为患者节约费用3.7亿元和0.29亿元。

高值医用耗材价格虚高,一直为社会各界诟病。2009年12月,我省在32个县(市、区)启动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试点。2010年9月1日,全省公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全部实行“零差率”销售,在全国率先实现基层医改“全覆盖”。

今年6月成立省属医院医用耗材采购联合体。省医保局在全面掌握骨科植入(脊柱)类、眼科(人工晶体)类产品价格信息基础上,多次召开耗材企业、医疗机构负责人座谈会,听取各方意见,组织采购及临床专家,反复研究论证试点方案,着力破解“无标准无编码”、“利益冲突”、“信息不对称”、“招采分离”、“营商环境”等五大难题,并最终完成带量谈判议价。

据省医疗保障局金维加局长介绍,7月30日,安徽省带量谈判议价工作成功完成,骨科脊柱类材料国产品类平均降价55.9%,进口品类平均降价40.5%,总体平均降价53.4%,单个组件最大降幅95%;人工晶体国产品类平均降价18.1%,进口品类平均降价20.9%,总体平均降价20.5%。

在省招标确定药品医保支付参考价基础上,16个市和省级医院组成联合体,开展药品联合带量采购,平均降价15%。去年年底,13种抗癌药价格在企业自主降价13.09%的基础上又平均下降26.43%,平均降幅达39.52%。

“安徽省坚持带量采购的原则,实现招采合一,是一项让医院和患者共同受益的重要举措,我们要努力做好耗材招采改革下半篇文章,确保临床合理使用,不断总结经验,做出示范,努力打造医用耗材带量采购的安徽样板。”金维加说。

人工智能辅助诊疗中心

“互联网+医疗健康”,提高智慧医疗服务

新中国成立初期,卫生服务资源十分短缺。进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虽然增加了心电图、B超、基本化验等设备和项目,但急救设备仍然缺少。如今,网上预约挂号、电子病历、手术机器人、人工智能医学影像辅助诊断系统……通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患者服务、改善就医体验,高效、精准、便捷已经成为患者就医最直接的新感受。

AI(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技术中的应用,提高了临床诊断的精准率,降低了一线医生的工作量。2016年6月,中国科大附属第一医院与科大讯飞联合共建“医学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合作研发并推广应用了人工智能医学影像辅助诊断、语音电子病历、超声语音助手、导诊机器人和云医声APP等系统。

其中,医学影像辅助诊断系统是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医疗相结合的创新性产品。系统运用深度学习技术,让机器学习专家诊断经验,并对院内的医疗大数据进行学习和分析,针对医学影像(如CT、X光、磁共振影像)能快速准确定位病变区域,自动勾画病灶边界,并对病灶良恶性等进行分析评估,减少医生因为技术水平、疲劳等因素造成的误诊、漏诊等问题。

2018年10月,我省印发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实施意见和智慧医疗工作三年提升计划实施方案,推进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省级平台与国家平台实现数据对接,与16个市、15家省属医院以及105个县(区)级平台实现互联互通,省级集中电子病历数据资源已达三千万条;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覆盖率达到全员常住人口的80%,居民用上了电子健康卡。

目前,合肥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部中心建设进展顺利。出台全国第一个智慧医院建设标准一《安徽省智慧医院建设规范》,继省立医院之后,安医一附院、蚌医一附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启动智慧医院创建。合肥市庐阳区、天长市、凤阳县、阜南县和金寨县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智医助理试点。安徽医疗便民服务平台注册用户123万,接入医疗机构182家,累计预约290万人次。省影像云联网1087家医院,会诊团队178个,开展远程影像会诊35万例,上传影像检查数据275万例。

安徽中医院冬病夏治现场

中医药传承创新,让治病向防病转变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健康服务业蓬勃发展,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旺盛,迫切需要融合了现代科技传承与创新的优质中医药,来满足人们对健康的追求。

同时,“大健康”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上医治未病”,越来越多的人已经由治疗为主转向以预防保健为先的健康理念。

近年来,我省对中医药事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重要举措,安徽省中医院大力建设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工作室,目前拥有国家级、省级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44个。医院还重点打造中医治未病中心、传统疗法中心、中医经典病房、中医特色护理门诊等中医特色项目。围绕医改要求,着力提高防治重大疑难疾病能力,“糖尿病前期”“哮喘”“糖尿病”“肝豆状核变性”四个病种入选为国家中医药防治重大疑难疾病项目

“我院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打造国家级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2018年,我院脑病科和肺病科顺利入围国家首批区域诊疗中心建设项目,内分泌科入围国家首批区域诊疗中心培育项目。以肝豆状核变性为研究重点,以本院制剂肝豆灵片等为治疗特色,为各地及14个国家和地区2万余肝豆患者诊治。同时,牵头成立安徽省糖尿病中医药健康管理联盟,涵盖各级医疗机构116家,管理糖尿病患者10万余人次,推广使用了12种糖尿病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色适宜技术。”安徽省中医院相关负责人说。

目前,我省贯彻实施《中医药法》,新增170个备案诊所,组织开展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考核。大力实施"四名工程”,重点建设4个国家中医传承创新基地、3个国家级区域诊疗中心;2名专家入选首批“岐黄学者”,遴选培养省级中医药学科学术带头人175名。以创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实验区、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市为抓手,支持亳州市打造世界中医药之都。

省中药提取技术创新中心纳入省政府首批技术创新中心,相关项目获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开展中药材产业扶贫,指导“十大皖药”产业示范基地与贫困县加强协作;强化4个国家级和33个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建设,探索制定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地方标准。组织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一2018年安徽省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主题活动;与俄罗斯、美国、德国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服务“一带一路”战略。

截至2018年底,我省已经建成医疗卫生机构24900多个,其中医院1140个,基层医疗机构23000多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605个。统计显示, 2018年,全省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达3亿人次,床位总数为32万多张,合肥、蚌埠、黄山每千人口床位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床位增加的同时,全省人均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由10年前的38.6%下降为约29%。卫生大发展,让安徽人活得更健康、更长寿了。省卫生健康委主任陶仪声说:“安徽人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6.7岁,全省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等主要健康指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记者 王佳)

阅读:15

责任编辑:杨慧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