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建设怎么样?这份调查问卷有答案

来源:中安在线 2019-10-24 10:20:35

省政协召开第五次月度协商会

“各种福利政策的宣传广度还可以进一步拓宽,让有就业创业需求的人更有‘方向’。”“企业‘招工难’和劳动者‘就业难’还需要下大力气破解“……10月23日,2019年度第五场月度协商会召开,本次协商会聚焦我省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建设情况,得到了广大网民的热情关注。

为了提高协商议政的针对性,此次协商会会前专门开展“完善就业创业服务平台”线上线下调查问卷活动。线上,在“中安在线”、省人社系统网站、政协门户网站等发布网络问卷,征集广大网民意见;线下,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对16个市2400户居民开展入户调查,省就业局提供200家人力资源市场、28个产业园区和1000户重点企业的监测数据。本次调查共收到17.4万份网络调查有效问卷和2082份入户调查有效问卷。

根据调查,1-9月,我省就业形势总体稳中有进,其中,全省城镇新增就业65.1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1%;城镇调查失业率在合理的区间波动。招聘方面,1-9月份全省人力资源市场13.2万家企业进场招聘,求人倍率1.28,即一个求职者有1.28个岗位选择。

本次调查中,有20.5%的受访者获得工作的方式为亲友介绍,参加招聘会为19.4%,网络求职为17.5%,社区平台宣讲和展示仅为3.7%。这说明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渗透力还不够,基层平台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

在求职或就业中是否存在一些问题这一题中,46.2%的调查对象认为适宜岗位不多,30.4%的调查对象认为岗位不够稳定。这表明青年人就业预期不断提高,不再满足于“有就业”,而是追求“就好业”。同时,就业人员劳动权益保护工作也略显不足,中小微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保和公积金比例都偏低,说明实现高质量就业“程度”还需要深化。

在对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活动知晓度进行调查时,44.8%的调查对象听说或参与过“春风行动”,31.7%的调查对象听说或参与过“2+N”招聘活动。超过一半(52.9%)的受访者了解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税费减免等政策知晓率均在30%左右。表明各级政府虽针对不同群体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服务,但各种福利政策的宣传广度还可以进一步拓宽,让有就业创业需求的人能“有方向”。

在职业培训上,35.3%的被访者从未参加过任何培训,38.9%的被访者参加过企业培训。在职业培训类型中,专业技能类培训最受欢迎,占74.1%;其次是人际交往礼仪和经营管理。说明就业人员的职业培训呼声很高,受访者都希望能够得到专业技能培训。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调查发现,部分企业技工和普工仍然严重缺乏,主要行业中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和居民服务业的用工需求比重也比较高。但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传统行业低端就业岗位不断减少,大龄、低技能劳动者就业和转岗矛盾突出,出现了“有活没人干”和“有人没活干”并存现象。这说明,部分企业“招工难”和劳动者“就业难”还需要下大力气破解。

此次调查还设置了“对政府就业创业服务工作有什么意见建议”的开放式问题,74.5%的受访者希望拓展网络招聘,打造优良就业服务环境。部分线下受访者认为,要深入推进就业创业一站式服务,完善网络招聘和人才数据库的建立,将就业信息、就业政策、创业补助等相关信息融合到一起,加大就业创业宣传。超过一半的受访者期望加大对小微企业和创业者的扶持。部分线下受访者反映小微企业政策扶持、税费优惠政策落实难,希望能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另外,有25.5%的受访者建议改善公平就业环境。

网友“创业”说:就大学生创业而言,目前高校缺乏创业类教学课程体系,也缺乏创业孵化实验室,学生仅有创业的欲望到真正落地创业之间还有相当的距离,“催创”与“催婚”一样,光急是没用的。

网友“老农”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人才信息系统的建设,拓展数据类型,丰富信息内容,便于创新就业以及开发手机端创新就业APP,方便学生使用等两条建议。

现场,还随机抽取部分网民问题,由相关政府部门现场回答。网友“万水千山”提问,近年来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科技人才流动将会更加便利,在这样的新形势下,请问省里采取了什么措施来留住这些人才“为我所用”?

对此,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程雪涛认为,可通过事业留人、团队引人、平台留人、待遇留人等方式,科技人才引进来、留得住、起作用。

“依托现有的托卡马克、稳态强磁场、同步辐射等‘国之重器’,以及在建的核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合肥先进光源、大气环境立体探测等一批大科学装置,启动建设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聚集高端科研领军人才近千人。”程雪涛介绍,从2014年起,省市联动面向国内外扶持了500多个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携科技成果来皖创新创业,共引进各类高端创新人才近千人。同时,支持建设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106家、众创空间186家,年均服务在孵企业5000家、创业团队6000人以上,十三五以来吸纳就业26.7万人,其中年均吸纳应届毕业大学生1.2万人。(陈欣然 许梦宇 余夏丽)

阅读:14

责任编辑:李芸